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新益為5S咨詢公司概述:設備管理已成為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全局的重要因素,是企業技術裝備水平的主要標志,更是賴以正常生產經營和參與市場競爭的物資技術基礎。TPM作為設備管理的有效方法,在“東風西漸”的過程中,遇到了員工抵觸等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TPM設備管理
推行TPM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是單一的設備管理,而是改變人的傳統心智模式和舊制度的變革。TPM實施中強調生產管理的全員參與,成為這一管理模式的理念和精髓,也是最難跨越的階梯。無論在歐洲、美洲,還是在中國,TPM在不少企業的推行或者是虎頭蛇尾,或者是流于形式,也主要因為“全員"不徹底。例如,一些西方國家認為TPM使工人勞動強度增加,企業的工會或勞工組織出面對TPM加以抵制。這種情況在我國的企業中也存在,由于管理層與執行層不同的認識,讓TPM的推行遇到很大的阻力。一些企業在推行TPM中就遇到了一些員工的抵觸情緒。問題歸結如下:
一、最難的是怎么改,行政性意味著代表了領導
作為應用工程的TPM推行是需要聯系上層管理和下層操作員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深入,因為會觸及到很多部門的利益。比如尋找設備故障是在挖掘問題,比如在研究操作故障的時候,運行部門會抵觸,他們會感覺是在觸及他們的工作失誤。因此TPM就這樣來了,它如浮云一般阻隔在領導與員工之間,上面該怎么說還是怎么說,下面該怎么做還是怎么做。
二、傳統的管理是以財務為基礎的,財務是以預算為基礎的
比如:本月維修預算是1000元,因此設備維修計劃只能按照這個要求進行。而本月的預算來自與年初制定的年度預算,維修的年度預算是根據上年實際設備維修費用與企業收益比例,乘于今年營業額目標的基礎上預提出來的,一般還有其他的因素作調整。它只是一個靜態值,是不變的。但實際發生費用肯定與預算不同。如何讓自己的“結算”能夠緊跟領導的“預算”,在很多人眼里比什么都重要。國外提出TPM還是TQC實際要解決的就是預算與結算不同的問題。因此TPM阻隔在傳統與現實之間,阻隔在預算和結算之間。
三、管理技術的發展,變化在于體系,而不是實際操作層面上
就設備管理的發展來說,是先有點檢、保養還是先有TPM?早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生產維修(PM)時就已經有了點檢和保養,甚至在上世紀30年代時提出的計劃維修就已經有保養了,所以TPM的推進重點不是點檢或保養。在沒有TPM時,企業的設備人員就已經在做這些了。由此,在對待TPM的問題上,為什么領導覺得是推進了一個新的管理,而員工卻覺得是多此一舉。因為無論什么樣的設備維護理論,它的基本操作無非就是保養、維修和點檢,這對員工來講根本就沒什么兩樣。
四、設備的使用成本都要折算到生產的產品中去的,領導不可能不上心,肯定要計算設備的使用成本
這就給下面的員工統計分析帶來了麻煩。因為要確定區分“59分”和“60分”的依據是什么,雖然只差一分,但卻有質的不同。分析中要對所有技術都有所了解,甚至對操作錯誤、對設備零件故障的影響,有時還要經過測試才能確定,有些測試是要花時間和成本的。其實這就是TPM的實質,使企業領導從瑣碎的管理中徹底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時間考慮企業未來的發展和規劃;而員工的工作卻要求做的更細更準。
通過以上的問題,我們不難發現,就是先進的管理經驗也要有個適應的問題。設備管理的創新需要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與使用制度。企業要想成功推行TPM管理,必須從整體優化出發,考慮到各項活動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制約,做好系統研究、系統規劃和系統設計。透過TPM方案與項目的推動,人的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對變化的適應能力,應清醒地認識到TPM推行不僅是物質層面上的內容,而更多在精神層面。不能只看到小組活動進行的如火如茶就認為TPM推進的很好,還要著眼于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員工素質的提升,如果只在技術層面上推行TPM顯然不能實現企業預期的目的。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