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在最早論述精益生產的《改變世界的機器》一書中,研究者們從五個方面論述了精益生產企業的特征。這五個方面是:工廠組織、產品設計、供貨環節、顧客和企業管理。歸納起來,精益生產的主要特征為:對外以用戶為“上帝”,對內以“人”為中心,在組織機構上以“精簡”為手段,在工作方法上采用“綜合工作組(Team Work)”和“并行設計”,在供貨方式上采用“JIT”方式,在最終目標方面追求“零缺陷”。
一、以用戶(客戶)為“上帝”
產品面向用戶,與用戶保持密切聯系,將用戶納入產品開發過程。以多變的產品,盡可能短的交貨期來滿足用戶的需求,真正體現用戶(客戶)是“上帝”的精神。不僅要向用戶提供周到的服務,而且要洞悉用戶的思想和要求,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產品的適銷性、適宜的價格、優良的質量、快捷的交貨速度、優秀的服務是面向用戶的基本內容。
二、以“人”為中心
人是企業一切活動的主體,應以人為中心,大力推行獨立自主的小組化工作方式。充分發揮一線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他們積極為改進產品的質量獻計獻策,使一線工人真正成為“零缺陷”生產的主力軍。為此,企業要對職工進行愛廠如家的教育,并從制度上保證職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掛鉤。企業應下放部分權力,使人人有權、有責任、有義務隨時解決所碰到的問題。還要滿足人們學習新知識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愿望,形成獨特的、具有競爭意識的企業文化。
三、JIT供貨方式

JIT供貨方式
JIT供貨方式可以保證最小庫存和最少在制品數。為了實現這種供貨方式,應與供貨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利益共享。
四、以“精簡”為手段,活用ECRS改善手法
在組織機構方面實行精簡化,去掉一切多余的環節和人員。實現縱向減少層次,橫向打破部門壁壘,將層次多、分工細的管理模式轉化為分布式平行網絡的管理結構。在生產過程中,采用先進的柔性加工設備,減少非直接生產工人的數量,使每個工人都真正對產品實現增值。精弘益分享另外,采用JIT和看板方式管理物流,大幅度減少庫存,甚至實現零庫存,也減少了庫存管理人員、設備和場所。此外,精益不僅僅是指減少生產過程的復雜性,還包括在減少產品復雜性的同時,提供多樣化的產品。
五、Team Work和并行設計
精益生產強調以Team Work工作方式進行產品的并行設計。Team Work是指由企業各部門專業人員組成的多功能設計組。它對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具有很強的指導和集成能力。綜合工作組全面負責一個產品型號的開發和生產,包括產品設計、工藝設計、編制預算、材料購置、生產準備及投產等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原有的設計和計劃。綜合工作組是企業集成各方面人才的一種組織形式。
六、“零缺陷”工作目標
精益生產所追求的目標不是“盡可能好一些”,而是“零缺陷”,即最低的成本、最好的質量、無廢品、零庫存與產品的多樣性。當然,這樣的境界是一種最理想的境界,但企業應無止境地去追求這一目標,如此才會使企業永遠保持進步,永遠走在他人的前頭。
精益生產管理方法的特點
(1)拉動式(pull)準時化生產 (JIT) 。
以最終用戶的需求為生產起點,強調物流平衡,追求零庫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進入下一道工序。組織生產運作依照看板(Kanban)進行,即由看板傳遞工序間需求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關鍵在于能夠傳遞信息)。生產中的節拍可由人工干預、控制,保證生產中的物流平衡(對于每一道工序來說,即為保證對后工序供應的準時化)。
由于采用拉動式生產,生產中的計劃與調度實質上是由各個生產單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計劃,但操作過程中生產單元之間的協調則極為必要。
(2)全面質量管理
強調質量是生產出來而非檢驗出來的,由過程質量管理來保證最終質量。生產過程中對質量的檢驗與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進行。重在培養每位員工的質量意識,保證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發現質量問題,根據情況,可以立即停止生產,直至解決問題,從而保證不出現對不合格品的無效加工。
對于出現的質量問題,一般是組織相關的技術與生產人員作為一個小組,一起協作,盡快解決。
(3)團隊工作法(Teamwork)
每位員工在工作中不僅是執行上級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積極地參與,起到決策與輔助決策的作用。組織團隊的原則并不完全按行政組織來劃分,而主要根據業務的關系來劃分。團隊成員強調一專多能,要求能夠比較熟悉團隊內其他工作人員的工作,保證工作協調順利進行。團隊人員工作業績的評定受團隊內部的評價的影響。團隊工作的基本氛圍是信任,以一種長期的監督控制為主,而避免對每一步工作的核查,提高工作效率。團隊的組織是變動的,針對不同的事物,建立不同的團隊,同一個人可能屬于不同的團隊。
(4)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在產品的設計開發期間,將概念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最終需求等結合起來,保證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的質量完成。各項工作由與此相關的項目小組完成。進程中小組成員各自安排自身的工作,但可以定期或隨時反饋信息并對出現的問題協調解決,依據適當的信息系統工具,反饋與協調整個項目的進行。利用現代CIM技術,在產品的研制與開發期間,輔助項目進程的并行化。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