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新益為精益生產咨詢公司概述:精益管理源于精益生產(Lean Production)。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詹姆斯.P.沃麥克等專家通過“國際汽車計劃(IMVP)”對全世界17個國家90多個汽車制造廠的調查和對比分析,于1992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機器》一書,認為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生產方式是最適用于現代制造企業的一種生產組織管理方式,第一次提出了“精益生產”的概念。

精細管理 精益求精
四年之后,該書的作者出版了它的續篇《精益思想》,進一步從理論的高度歸納了精益生產中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維。近年來,“精益生產”理論被延伸至企業經營活動全過程,擴展到服務型企業和非贏利性組織,發展成為“精益管理”。
最近,在閱讀《向毛澤東學管理》一書時,筆者發現,如果把一個國家微縮為一家企業,毛澤東無疑是最偉大、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他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其中同樣蘊含著大量的精益管理思想,筆者將其提煉出來,總結為三點,希望能為精益管理在企業管理中落地生根起拋磚引到玉的作用。
一、群眾路線是致勝法寶
在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過程中,毛澤東一再強調:“人民群眾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力量”。北伐期間,毛澤東從向群眾調查研究入手,宣傳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放手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群眾斗爭的思想。尤其是在大革命失敗后,黨正是在白色恐怖和根據地的反圍剿的殘酷斗爭中,在同人民群眾結成血肉相連關系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群眾路線。
此后,毛澤東多次提出一切工作要經過群眾路線去執行的思想,并一再強調群眾路線的重要性。他說:“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們,我們卻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圍團結起千百萬群眾來,發展我們的革命戰爭,我們就能消滅一切反革命,我們就能奪取全中國。”毛澤東的對手都沒有認清這個道理,或雖有認識,但找不到贏得民心的辦法,所以才一個個敗下陣來。
而我們的精益管理是一種全員追求價值的管理思維,強調的核心理念就是全員參與、持續改善,消除一切浪費和不斷改善。一個企業的核心是人,一個有活力的企業的核心是“干事的人”。成功的管理者都懂得,群眾絕不是一種工具,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將對企業生存發展產生巨大的作用。正如張瑞敏所言:“企業說到底就是人,管理說到底就是借力。你能夠把許多人的力量集中起來,這個企業就成功了。”
“一個企業最大的浪費,是對員工智力的浪費。我們始終相信,人人有改善的能力,事事有改善的余地。”這是一個企業宣傳精益管理的一句標語,精益管理不是空泛而抽象的概念,它是全員參與、全員受益的實實在在的改善,可以是辦公桌上的一張紙、可以是車間掉落的一個煙頭、可以是職工宿舍里不用時拔下的電源插頭。
精益管理不是一場運動,而是一種全員追求價值的管理思維,是一種永不停歇的管理狀態,貫穿在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持續在企業發展的每時每刻。因此,要推廣精益思想,首先就要讓領導和員工都有一個追求卓越,消除浪費,讓效率最大化的意識,然后全員參與到管理中,擁有一雙識別浪費的精益之眼,務實踐行群眾路線,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逐步釋放出精益管理改革相對應的紅利。
李云龍——亮劍精神
二、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處不在的是個人修為,注重獨善其身,往往缺乏紀律意識,毛澤東就曾經說:“日本敢于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而在毛澤東管理思想中,無論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還是《內務條令》、《紀律條令》、《隊列條令》,隨處可見的是對作風紀律毫不動搖的堅持和強調。
為什么任何時候走進軍營,都能給人一種整潔大方、井然有序的感覺?為什么有過軍旅生活經歷的年輕人身上,都有一些特殊的氣質和良好的習慣?應該說,這與軍隊常年堅持以法治軍,實行正規化制度管理是分不開的。
海爾集團的前身是青島電冰箱總廠,在張瑞敏上任前,幾近倒閉。用張瑞敏的話說就是:“歡迎我的是53份請調報告。上午8點鐘來,9點鐘就走人,10點鐘時隨便往大院里扔一顆手榴彈也炸不死人。”后來張瑞敏提出整頓,廠里有人搬出過去訂的一人高的規章制度;而他只制訂了13條,其中一條是:“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
這13條規定,現在聽起來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在工作時間抽煙喝酒、在車間大小便,這叫什么工人?但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海爾就是從13條規定起步的。張瑞敏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就像毛澤東最早提出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其中有一條“洗澡避女人”,跟“不準隨地大小便”是一樣的道理。
而精益是一門管理哲學,是一次務實、嚴謹的變革,強調以制度、流程、標準為抓手,同樣是從小事,從細節出發,強調有什么樣的流程就產生什么樣的績效,通過梳理崗位流程、樹立工作標準、狠抓績效考核、開展效能督查等一系列變革措施,讓企業上下的整體內部管理工作煥然一新。
精益是一次心平氣和的工作梳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規范執行最好的時候就是行業發展最好時期,規范是行業生命線,也是我們從業的底線。而精益管理即是對過去的規范進行重新梳理,對于其中執行到位的部分樹立標準,持續堅持,對于其中執行不到位的部分進行改善,找出癥結所在,解決問題。
在精益管理中,諸多管理工具的使用,特別是5S管理工具,通過現場現物的制度規范,通過明確“場所、方法、標識”、確定“定點、定容、定量”及大量使用目視化管理等方法和手段,強調作風紀律,在執行中逐漸變強制為自覺,構筑一個整潔、明朗、一目了然的工作現場,不僅能夠改善企業的工作環境,還能有效提升隊伍工作效率、服務水準、員工士氣等,是減少浪費、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也是其他管理活動有效開展的基礎。
然而精益管理所憧憬的自覺愿景,需要平時的點滴養成,這還需要向毛澤東管理思想取經,總結為三點:
1、“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細節決定成敗》一書的作者認為,“中國絕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絕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地執行”。因為“偉大源于細節的積累”,“魔鬼存在于細節之中”。
這些觀與解放軍的管理經驗完全吻合。為什么一些經過較長軍旅生涯鍛煉的官兵退伍到企業后,很快就能進入情況,做出一番成績?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與他們長期養成從小事入手,注重細節的做事風格肯定是分不開的。
部隊日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搞好內務衛生。特別是疊被子,要疊得有棱有角,像豆腐塊一樣。這是一件很簡單的小事,可天天做好卻不容易。近些年,軍隊每年都從地方大學接收部分畢業生,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對他們的培養就是從疊被子入手的。開始,很多學生都不理解,覺得根本沒必要將大量時間浪費在這些瑣碎之處,有疊被子的時間,還不如多記幾個外文單詞??蓭讉€月的入伍培訓結束時,許多人的看法發生了變化,開始悟出軍隊要求將被子疊成“豆腐塊”的道理,認識到什么叫“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2、“婆婆嘴,豆腐心”。管理干部成天生活在基層官兵中,自然會經常發現不符合條令條例規范的地方,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批評指出,幫助部屬糾正。不要嫌麻煩,不要怕嘮叨,要不斷地檢查,不斷地講,就像老婆婆的嘴一樣。當然批評的前提是關愛部屬,批評也是為了幫助部屬更快地進步,“婆婆嘴”的背后有一顆慈愛的心。
一些缺乏實際經驗的管理者,抓管理時常缺乏耐性。看到下屬工作中出了問題敢于批評,可批評的次數一多,自己就有些不耐煩了。心想:“我都給你講過多少次了,怎么就不長點記性!”受這種情緒的影響,對員工的態度自然會起變化。由愛到恨,恨鐵不成鋼,又由恨到煩,直接影響到上下級關系。要想真正幫助員工養成好的習慣,管理者必須具有“婆婆嘴,豆腐心”。也就是走到哪兒,檢查到哪兒,說到哪兒。
3、“抓反復,反復抓”。部隊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一日練,百日養”。意思是說,良好習慣的形成,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其實,人的習慣不是一天形成的,改起來勢必有個過程。領導抓了,強調了,可能好幾天,過幾天,員工又松下來了,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要反復抓。領導要容許員工反復,也要鍥而不舍地抓,一年365天,天天不放松。即使在任務繁重、環境艱苦、人員分散的情況下,也不要放松管理。
三、培養骨干,帶動一片
鄧小平曾說:“過去我們黨的威力為什么那么大?打仗的時候我們總是說,一個連隊有百分之三十的黨員,這個連隊一定好,戰斗力強,為什么?就是黨員打仗沖鋒在前,退卻在后,生活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樣他們就成了群眾的模范,群眾的核心。就是這么個簡單的道理。”
共產黨員不但在戰場上和各項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而且也是部隊經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骨干。為什么部隊特別強調“班有黨員,排有小組”,就是因為基層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主要依靠這些骨干去做。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骨干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而精益管理側重于培養一批精益骨干,通過他們,在處處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主動去消除浪費,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更高的價值,以最大限度將精益生產方法外延到管理的各個方面,從而促使單位重新思考工作流程。
毛澤東曾說,“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因為干部骨干是上情下達的紐帶,是支撐事業的柱石”。其實現代企業要推行精益管理,特別是對于我們的煙草行業,完全也可以通過黨組織來建立精益骨干隊伍。因為中國共產黨是目前中國最有影響的社會組織,黨員是社會上相比較而言最為優秀的分子。在經濟發達的浙江省,已經有上萬家私營(民營)企業建立了黨組織。這些企業的管理者發現,優秀員工中相當一部分是共產黨員。把黨員組織起來,通過黨組織去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勢必能夠讓我們的精益思想傳播的更快,更容易被群眾所接受。
骨干對于隊伍來說所起到最大的作用就是傳、幫、帶,在部隊中,每一級領導都有培養部屬的義務,都要成為部屬的表率和師傅,這已成為解放軍的傳統。毛主席視育人為建軍之本,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明確提出,要把黨和軍隊變成一所大學校。他身體力行,積極實踐,總結出一整套快速培養人才,特別是領導人才的有效辦法,創造出“抗大”等人類教育史上的奇跡。思想教育一直是毛澤東管理思想的重要法寶。早在紅軍初創時期的古田會議上,毛澤東就明確提出思想建軍的主張。
后來,無論抓什么工作,毛澤東總是強調思想領先,認為“干部思想的進步是一切工作進步的樞紐”。如今社會企業的競爭主要就是人才的競爭,在日益復雜的新環境中,新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建立高效的學習型組織,比對手更會學習,更容易接受精益管理這樣的新思想,才能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
總而言之, 如今,毛澤東管理思想仍以其獨特的魅力,在當代社會釋放著他獨特的影響力,其中有關細節、有關精益的部分更是讓筆者受益良多,當下,筆者所在的行業推行精益管理已有多年,正在逐步實現“從自我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從結果導向轉變為過程導向,從經驗管理轉變為科學管理”。
讓我們在毛澤東管理思想中學習精益管理智慧,通過走群眾路線、抓作風建設、培養精益骨干的方式,提高企業員工素質,節約成本,合理利用資源,消除工作中的各種浪費,以最小的投入,做到盡善盡美,切實提高服務對象的滿意度、認同感和支持力度,為破解“三大課題”、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也為服務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再建新功。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